每天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大家好,我是涵韵,一个爱好运动阅读写作的终身早起者、终身学习者。
图片
第193/200篇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萌生了写作的想法,却又不敢开始写。
为什么别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自己却大脑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
这大概是初学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说实话,半年前的我就是这样的状态。
那么,初学写作者如何开始写作,莫言老师给出了他的几个建议,很值得我们听话照做。
1️⃣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莫言说,任何一个作家真正的文学之路,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这是学习写作的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因为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输入经过思考后的输出。
阅读就是最好的输入来源,我们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构思技巧,可以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才会脑子有货,才会比一般人更有料。
阅读可以让我们掌握新知识,获得新观点,产生新思考。
阅读能保证我们长期稳定高质量的输出内容。
所以,学习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2️⃣
读得多,也得写出来
多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但是,光读不行,还必须写,写出来,才会把读过的知识变成你的东西。
读得多,但不写也不行。
因为用,才是更好的读。
而最好的用,就是去行动,把它写出来。
当我们走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就应该拿起笔来学习写作。
把你在书中看到的特别好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变成自己的语言,找机会写出来。
写多了,这些内容就印在头脑里,用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3️⃣
初期写作,不回避模仿
初学写作,一般都是先从模仿开始。
给自己找一个榜样对标,先从模仿他们开始。
莫言老师就坦言,他的《春夜雨霏霏》,就是模仿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还有鲁迅先生早期的作品也有模仿的痕迹,像《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
但是模仿不是照抄,一定要在大量模仿的过程当中,学会自己独立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4️⃣
写作从写自己开始
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自己身边的事,自己亲朋好友的事,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等等,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剽悍一只猫在《一年顶十年》这本书中谈到刚开始应该写什么时这样说:
但凡你方便写出来的,且对读者来说,可能会有启发的内容都可以写。
比如,你有哪些榜样?你跟他们学到了什么比如你读过的哪些书对你影响很大。
比如,你读过的哪些书对你影响很大?你学到了什么?他们分别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比如你有哪些成就事件?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比如你踩过哪些坑?这些坑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
通过写这些文章,你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让读者对你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还能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好货”,让他们也更愿意持续关注你。
都说写作离不开生活,写自己也是在写生活。
5️⃣
写作时,要调动全部感官
写作时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感受。
生活是个万花筒,值得我们记录的东西很多。
许渊冲先生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生命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记忆。”
有很多美好的时刻,如果不去记录,这些美好的时刻就直接流逝了,而写作正好可以发挥记录的作用,用文字留住这些记忆。
写作就是在忙碌的日常中,充分调动我们身体的各个感官,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为、所感。
比如你看到了一朵花,你想要把它描写出来,这时候就可以充分调动你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
你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以及你的身体皮肤感受到的,以及你联想到的、想象到的,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出来的东西,也很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
6️⃣
学会从听故事的人,变成
讲故事的人
莫言老师说他有一笔更为宝贵的财富,就是在漫长的农村生活中听到的故事和传说。
从他的老一辈、亲戚、邻居口中能听到难以计数的故事,这些都是他的灵感来源。
通过吸收这些故事,对它们进行加工,变成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就让他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和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想象力。
我们要学会利用费曼学习法,把自己看过的书,听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语言,用最简洁易懂的方式写出来,让外行人都能看得懂,这也就达到了我们写作的目的。
我们也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
写在最后
莫言老师分享的这几个方法,都很实用,而且简单,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关键是要有行动,用行动说话。
如果你也想学习写作,不妨用起来,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刻意练习,假以时日,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图片
谢谢你这么有耐心看到这里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关注我👇
陪你一起终身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